关于哲学中“物质”概念的理解

I. 物质图解

哲学中的物质这一概念是人类在找寻“世界万物本原”的过程中提出的,无法用概念完整描述。

古代自然哲学家(包括米利都学派在内)认为物质的东西是“万物之始基”,但至于是何种物质则其说不一。为避免混淆概念,这里采用对具体苹果不断抽象的方式,展示物质处于人类认知的何种层次,如上图所示。

从物质图解中可以看出,哲学中的物质并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某个特定的物品(这里的“物品”本质上也是一种归纳和抽象),如某个具体苹果。我们将具体苹果不断归纳和抽象的过程中,衍生出经验、科学和哲学三个不同的范畴 [1]。

II. 物质定义的三个阶段

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,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、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;对应的,物质的定义也经历了三个阶段。

2.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的物质

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,物质是指具体实物元素,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,而又复归于水,即水是万物本原;阿那克西曼德将“阿派朗”作为万物的始基,具有“无定的或无限的”含义;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;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。

2.2 机械唯物主义中的物质

机械唯物主义一般指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,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,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。机械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,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,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,因而具有机械性,形而上学性,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。

2.3 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物质

列宁说:“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,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,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,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、摄影、反映。”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,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,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。

III. 辩证/历史唯物主义中“物质” 的不同之处

需要指出的是,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“物质”一词并非同一概念。前者的物质是指“客观实在”,而后者的物质是指“物质生产”。恩格斯强调,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,当我们用物质概念来概括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的时候,我们是把他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。因此,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、实存的物质不同,前者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;马克思本人没有使用“历史唯物主义”这一概念,这一概念是恩格斯在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》中提出的,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种历史观,其最核心思想是从物质生产来理解社会和历史;同时,它也是一种方法论,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。从物质生产来理解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规律,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和基石。

二者的物质观念的差异性在于,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念是抽象的,是标志客观实在的“哲学范畴”,它不是水、火、气、原子、以太等特定形态(即便这些形态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);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念是具体的,是恩格斯在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》中所说的吃、喝、住、穿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[2]。

References
[1] 科学技术哲学( 自然辩证法) 教案( 2019 版)
[2] 徐旖瑶.名同实异: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“物质”概念[J].新视野,2020(06):71-77.